芝罘区仲裁院创新"三四五"工作法 为劳动者"撑腰"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水母网12月2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单修秀)无故被工作单位辞退、发生工伤赔偿纠纷、双方劳动关系不清、单位不让休息也不给加班费……当劳动者遇到这些问题而又无法协调解决时,劳动人事调解仲裁部门的协助会让他们舒心。
记者从芝罘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获悉,该院在立案咨询窗口工作中积极创新,探索推行“三四五”工作法,打造高效、便民、有温度的仲裁“前沿阵地”。今年累计接待劳动仲裁咨询服务5500余人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116起,结案1500余起,为1500余名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用“三心”服务
为当事人手写材料列表
今年10月,某供应链企业职工张某焦急地来到仲裁立案窗口。经过简单了解,工作人员发现张某既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又对如何维护合法权益丝毫不了解。于是,工作人员先安抚住当事人的情绪,耐心引导其详细清楚地描述劳动争议事实、证据理由等焦点问题。
在认真审核完其个人信息材料后,工作人员初审认定张某符合受理条件,就一次性告知其申请程序、有关手续、相关材料等。为方便他记忆,工作人员还贴心将需要准备的立案材料书写在纸上,并帮助其填写了立案登记表,顺利完成了立案工作。张某对窗口工作人员细致热情的良好工作态度一再表示感谢与赞赏。
用“心”调解争议,用“情”促进和谐。今年,芝罘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践行“三心”服务宗旨。在倾听时有耐心,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事实、理由,增强群众信任感和归属感;在接待时有热心,热情接待当事人,对当事人提供的基本信息等申请资料认真审查,主动解答当事人的问题,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材料和案件审理、举证责任等基本流程,不符合的,全面详细地解释政策理由,告知其他救济途径;在审查时有公心,审查申请人的立案材料时,秉持法律人的公平正义,合理维护双方权益,避免偏袒及私心。
“四及时”实践
当天案件当天送交立案
韩某是某燃气公司员工,因结婚向公司请假,公司以耽误工作为由,违法解除其劳动合同,并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考虑到当事人特殊情况,为了不耽误婚期,窗口工作人员完成审查并登记立案后,当场送交仲裁员办理。经过仲裁员多次耐心沟通调解,仅用了1天时间企业就配合当事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及档案关系转移等手续,并支付了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完成婚事后,韩某专程为工作人员送来了喜糖表示感谢。
案件解决要快,才能避免矛盾升级。今年,芝罘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创新“四及时”工作实践:及时接待前来窗口咨询立案的申请人,提供解答服务;及时接听电话,答复电话咨询;及时登记信息,准确审查立案基本信息,判断立案方式,准确登记;及时立案,将当天收到的案件整理分类登记,形成审批表,送交立案庭立案。“四及时”跑出服务“加速度”,快速解决了劳动纠纷,避免了矛盾升级。
落实“五项标准”
服务中宣传政策法规
凝聚工作合力,芝罘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扎实推进全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作风实,杜绝窗口工作中出现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坚持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行为。态度优,主动接待办事群众,面带微笑。增强服务意识,始终以热情的工作态度为上门办事的当事人服务,拒绝生、冷、硬、横、推等恶劣态度和不作为、慢作为等懒政行为。重优化,制定立案、申请书填写的模板及办理流程及指南,优化、简化办事流程,优化仲裁业务解释和指导工作,高效服务群众。重宣传,制作宣传告示栏,同时在窗口服务过程中,向当事人宣传劳动保障类政策法规知识,积极引导当事人及企业合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重学习,重视窗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解答专业问题能力,进一步为群众提供更优的服务。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